第594章 电子游戏 (第1/2页)
杨文东点点头说道:“好,不用在意股价,收购就行了,不仅仅是今天,从明天开始,用多个账户不停的收购,也可以直接找一些非常小的股东,从他们手中收购股票。”
正常上市的时候,公司会增资扩股,然后多出来的股份用于上市融资,如此一来,虽然之前股东手中的股票数量不变,但总占比却变小了;
如果是一般投资者,虽然股票总比例少了,但上市后公司能够套现,那也不亏,除非极少数对这家公司未来很有信心的,不然大部分都是会趁机套现一部分,先将曾经投入的成本落袋为安;
这个操作是没问题的,如果让杨文东投资一些不确定未来的企业,一旦对方上市,他也会适当的套现部分,先保本再说,这是投资的必须操作,不然每一个都冒险,那最终只会血亏。
可自己是穿越者,知道沃尔玛的未来,那自然要能够获得更多的股份,越多越好,要知道,未来的科技企业虽然回报率更高,可自己身为外资是有很多限制的,且如今历史发生巨大改变,蝴蝶效应之下自己还能不能投资准确也不好说,这种情况下,沃尔玛可以说是美国最优质的投资了,几乎没有之一。
方先名答应说道:“好的,我明白,只是我们再收购下去,那股份就会超过15%,按照美国法律,这些是要公开的。”
“不需要,美国法律要求公开是在公开之后可以授权相应的法律投票权利,我不要的话,那就无所谓了,当做不记名债券就行了。”杨文东摇摇头说道:“我也不想获得沃尔玛明面上更多的股票,那样没什么意义。”
跟香港的英资不一样,杨文东不需要收购沃尔玛,这种企业完全就是依赖山姆沃尔顿的能力,自己投资沃尔玛的本意是投资沃尔顿这个人,怎么可能去抢人家的公司?
甚至股票方面,他也需要保持少数即可,不然山姆沃尔顿知道自己股票太多,那会不会有什么其他想法,就不好控制了。
自己这个投资,纯粹就是经济投资,不考虑经营权,甚至连沃尔玛公司董事职位,他虽然要了一个,但留下的代表是完全配合沃尔顿的。
这也是山姆沃尔顿对杨文东展现善意的原因之一,如果自己的公司需要其他股东,那这样不管事、充分信任创始人的,哪个创始人不欢迎呢?
方先名又道:“好的,那我明白了。”
杨文东又道:“沃尔玛上市的事情,如今也算结束了,以后每个季度,将沃尔玛的财务数据空运寄给我就行了,其内部的事情,我们不需要插手;
另外,尤沺这边关注一下与香港的贸易,通过长兴贸易公司,要将沃尔玛成为我们贸易公司对接的一个重要客户,只要沃尔玛的要求满足了,那以后,也可以再服务其他美国乃至欧洲的连锁超市。”
香港的对外贸易,大部分都是被传统英资洋行控制在手中的,比如怡和、太古、会德丰甚至刚刚起步的和黄等等;
在这个层面,长兴贸易公司发展的也不错,论单个公司,不比这些单个洋行差,可总份额来看,香港对外贸易的核心还是在传统英资手中;
这核心原因就是即使长兴集团再怎么努力,也只能利用长兴集团的新行业发展优势,而以前稳定的贸易订单,想截取是非常难的,欧美的客户也不会随便相信外人,就算是生产的工厂,也很难做到这一点。
但如果海外客户发生变化,那就不一样了,超市行业的崛起,对于海外零售行业传统的秩序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,一旦旧秩序没了,那新秩序就是掌握在有提前布局之人的手中了。
林尤沺笑道:“杨生放心,这件事我已经做了数年了,一直在为沃尔玛寻找更廉价的香港货物,只是受限于采购数量以及运输成本,很多商品无法送到美国;
如果沃尔玛开拓美国西部,加上更多数量的新店铺,那未来某一天一旦突破一个成本极限,后续的交易量绝对会呈指数级暴涨。”
“那就好,认真关注这一块。”杨文东点点头说道:“如果我们在香港的大量贸易可以出口欧美,对于家乐福在亚洲的扩张,也是有着很大帮助的。”
零售的核心就是成本控制,而想要控制好成本就必须要加大采购数量,采购数量越大,成本就必然越低;
借助沃尔玛的快速成长来帮助家乐福更好的控制产业链,也是早期杨文东制定的一个重要计划,只不过在60年代沃尔玛也一般般,只能等待;如今到了70年代,沃尔玛上市,也即将进入起飞模式,那家乐福在亚洲区域,也将会有了自己的发展机遇。
林尤沺答应道:“好的。”
集团的很多投资行动,早年看起来相互之间没什么关系,但当这些企业都发展起来后,就能够发现他们之间都是能相互促进的;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