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记四十九·世界大变局 (第1/2页)
洛阳,皇宫。
小皇帝正盯着作业本发呆,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,他连忙趴桌上写作业。
陶金凤扫了一眼,知道小皇帝又在偷懒,于是轻轻拍打其脑袋。
小皇帝尴尬笑笑,又扭头看了看,发现母亲没来,这才彻底放心下来,聚精会神对付数学题。
屋外,叶太后正在和朱棠溪一起散步。
“小谢学士最近在作甚?”叶太后问道。
朱棠溪说:“在城南造了三座水泥窑,每一座的结构都略有不同,整天就是烧制水泥收集试验数据。还托我借了一台显微镜,说是要观察所得水泥的微观结构。这两天没烧了,却是在改建水泥窑,等改建完了再继续试验。”
叶太后笑道:“看来他不走仕途是对的,可一心一意扑在实验上。”
听到太后聊正事,起居郎立即竖起耳朵,提笔随时准备着做记录。
本+内容‘正确*的版本在6/9*书.吧%读!【6*9*S*H*X】
但此时的西西里国王,是神罗老皇帝的庶子。
成功夺位那个,把其他兄弟全杀了。但那些被杀的王子,全都跟土邦王公联姻,羯陵伽国内的一些土邦王公蠢蠢欲动。
灭国非常容易,统治却伤脑筋。
只要战争胜利,商路就打通了:大明—大宛国—格鲁吉亚—拜占庭。
这个使者不但会讲汉话,而且明显有着东西方混血特征。他作揖道:“鄙人姓沈,名琰,字子美。既是罗马使者,也是大宛使者。”
小皇帝在偏厅写作业,陶金凤在正殿帮忙整理奏疏。还有一群中书舍人在忙活,只有起居郎比较悠闲。
羯陵伽的那些土邦王公,虽然一个个争相效忠。但总督很难直接收税,只能让他们每年缴纳多少贡金,而且指不定哪天又要搞出排明运动。
这次是被迫出兵的!
朱棠溪无奈道:“从做水泥烧制实验开始,除了托我借显微镜那次,他一直都没再来我家坐坐。唉,薄情寡义之人啊。”
而且它们的同盟,短时间内还不会破裂。
还是呼罗珊之战,大宛国损失惨重,而赞吉王朝直接崩溃。
鉴于神罗糟糕的政治体系,连续两代神罗皇帝,都在新吞并的西西里王国搞改革,想把那里打造成神罗皇帝的基本盘。
“贸易,”沈琰解释说,“大宛国先是跟赞吉王朝打仗,现在又跟阿尤布王朝交恶,东西方贸易始终受到影响。同样的,罗马国也被阿尤布王朝阻拦着商路。因此,两国决定绕过阿尤布王朝把商路打通。而陛下的大汉国海军强盛,今后也可跟罗马国直接贸易。”
沈琰说道:“请陛下往东扩张,一直打到跟阿尤布王朝接壤!”
沈琰笑着说:“大宛国的宗教状况,可比陛下的大汉国更复杂。鄙人便是一个读儒家圣贤书的景教徒,顺便还涉猎沙漠教、佛教、道教、摩尼教和拜火教。”
大汉国王杨文虎,正在接见一位拜占庭使者。
杨文虎的大汉国,现在特别有钱,因为他控制着西非的黄金!再过一百年,西非有个马里帝国崛起,便是靠着黄金迅速壮大。
大明的印度总督辖地可就在旁边啊,总督收到消息都懵了,怎也想不明白对方为啥敢这样做!
所以印度总督上疏,请求朝廷增加驻军数量,或者允许他招募土著当兵。并且请求增加汉人移民,把少数关键地区变成大明实控。
羯陵伽的老国王病逝,诸子争夺王位。
而拜占庭也把罗姆苏丹国打得节节败退,并且基本控制了黑海南岸各大港口。
尤其是那些落后地区,妇女依旧自己纺织布匹。也不拿去卖,只是自己穿而已。
“所以只能我去见他啊,这些天我去了南郊两趟,都是借口游玩龙门石窟。短时间内不能再去了,否则会被人取笑的。”朱棠溪明显跟太后关系很好,甚至可以说是无话不谈的闺蜜。
叶太后坐下,开始批阅奏疏。
他们从大明购得各种商品,又卖给大明商贾农业产品。那里盛产水稻、高粱、粟米和黄麻,全都是大明喜欢的东西。
大宛国正在扩建里海舰队,准备跨过里海作战,跟格鲁吉亚王国一起东西夹击希尔凡(信仰沙漠教的阿塞拜疆国家)。
既然能通过贸易剪刀差,一直持续吸羯陵伽的血,如非必要大明不会诉诸武力。
朱棠溪看了下地球仪,笑道:“相关地图该更换了。”
杨文虎还在考虑之中,沈琰又来一句话:“陛下可是为了宗教而烦恼?”
那里盛产大米,大明百姓想必特别喜欢!这样一来,倒是把大明在印度地区的直辖地给打通了。如下图:
至于太后一边批阅奏疏,还一边跟闺蜜闲聊,这些东西起居郎是不会写的。聊天内容,他也充耳不闻。
当然,出于对内阁的尊重,叶太后从不驳回内阁意见。顶多在某些问题上,加一两句自己的建议,拿回去让内阁再讨论一下。
杨文虎听得目瞪口呆:“这么多宗教,大宛国就不乱吗?”
沈琰说道:“当然乱得很,时不时就有信徒造反。但一边拿着刀把子,一边梳理那些教义,终归是可以维持局面的。景教出自罗马正教(东正教),长达数百年的传播,已经变得足够世俗。或许,陛下可以借鉴一下。一旦陛下皈依景教,就可以跟罗马国(拜占庭)交好。”
他利用国内各阶层、各教派对大明的仇视(羯陵伽国被吸血特别严重),出兵沿海港口,驱杀大明商贾、没收汉人财产、捣毁佛道庙宇。
中国还处于春秋战国时代,羯陵伽国就已经出现。
……
二人在外面逛了一圈,渐渐溜达回勤政殿。
今年正值多事之秋!继承了塞尔柱遗产的赞吉王朝,由于跟大宛国交战而分崩离析。经过多年内战,这些年终于再度统一,于是他们又跟大宛国打起来了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